尿常规检查能查出什么病?
1、PH 酸碱值:正常的尿液酸碱值为PH6 ,呈现弱酸性,如果PH高于9 ,则是碱性尿,低于PH5则是酸性尿;而尿液的酸碱值,和食物的摄取很有关系,例如痛风患者,如果尿液偏酸性,就很容易产生结石。
2、尿比重:用来检测肾脏浓缩尿液的功能是否正常,例如低比重尿,可能是尿崩症、水喝太多、利尿剂或慢性肾炎等,高比重尿,则是糖尿病、心脏衰竭、脱水等。
3、尿蛋白:健康的成人,每天或多或少都会排出微量的蛋白尿,一般低于150mg ,如果检测出来呈阳性,可能就是高血压、肾脏疾病或泌尿道感染导致,此外,如果有激烈运动,也会有过量的蛋白尿。
4、尿糖:是用来检测有无糖尿病的重要指标,方便又快速,如果检测结果是阳性,就需要抽血检测饭前血糖。
5、尿胆红素:用来检测肝脏疾病,一般来说,尿胆红素原是由粪便排出,少部分才会从肾脏排出,若尿液中的尿胆红素原过高,表示可能有肝硬化、急性肝炎或溶血性黄疸等。
6、酮体:酮体是体内脂肪代谢不**的产物,常见于糖尿病患者,但也可能发生在孕妇、饥饿、发烧、甲状腺机能亢进的人身上。
7、亚硝酸盐:检测尿液中有无细菌感染,如果有反应,则需要进一步检查是何种细菌造成。
8、尿潜血:当尿潜血检测呈阳性反应时,可能是肾结石,也有可能是肿瘤或泌尿系统感染所致。
9、尿沉渣:主要是进一步检查泌尿系统疾病,尿液中的白血球如果过多(正常值0-5 ∕ HPF ),表示泌尿系统可能受到感染;如果红血球过多(正常值0-2 ∕ HPF ),则可能是结石、肿瘤或肾脏问题。此外,做尿液检测时,务必采用中段以后的尿液,避免因为杂质过多或是体外细菌影响判定结果。
尿常规检查有什么注意事项?
1、喝水和进食通常不会影响尿常规检查结果,因此在检查前可以适当进食和喝水。
2、留尿时**留取中段尿。按排尿的先后次序,可将尿液分为前段、中段、后段。因前段尿和后段尿容易被污染,因此,做尿常规和尿细菌学检查时,一般都留取中段尿。
3、留取尿液应使用清洁干燥的容器,即医院提供的一次性尿杯和尿试管。
4、一般肾病病人为观察前后结果则规定一律采用清晨起床第一次尿液送检。
5、在使用抗菌药物后,会影响检查的**性。因此,在做尿常规前有服药的人,需停止服药,若有服药需告知医生。
更多体检知识,敬请关注中康体检网( www.viptijian.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