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常规指标正常值是多少 血常规指标的作用是什么?相信很多人熟悉血常规,但对血常规检查的正常数值不一定都懂。以下就为大家介绍下血常规指标的正常值以及血常规指标的作用。
血红蛋白(Hb):男性 120~160 g/L, 女性 110~150g/L ,新生儿 170~200g/L.
红细胞(RBC):男性(4.0~5.5)×10*12/L ;女性(3.5~5.0)×10*12/L;新生儿(6.0~7.0)×10*12/.
白细胞(WBC):成人(4.0~10.0)×10*9/L ;新生儿(15.0~20.0)×10*9/L;6个月至2岁 (11.0~12.0)×10*9/L.
血小板:(100~300)×10*9/L 网织红细胞计数: 0.5%-1.5%.
白细胞分类计数:
百分率中性杆状核粒细胞 0.01~0.05(1%~5%).
中性分叶核粒细胞 0.50~0.70(50%~70%).
嗜酸性粒细胞 0.005~0.05(0.5%~5%).
嗜碱性粒细胞 0~0.01(0%~1%).
淋巴细胞 0.20~0.40(20%~40%).
单核细胞 0.03~0.08(3%~8%).
血常规指标的作用是什么?血常规检查主要有以下四个作用:
1、判断是否有其他细菌感染
如果乙肝患者为外周血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升高,应注意是否合并细菌感染。
2、判断有无脾功能亢进
重度乙肝、肝硬化患者通常存在脾功能亢进症,如果HBV感染者外周血白细胞总数和血小板明显降低,应考虑存在脾功能亢进症,应注意检查是否存在肝硬化。
3、判断是否需要抗病毒治疗
目前的抗病毒药物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骨髓抑制作用,其中干扰素对骨髓的抑制作用尤为明显,因此在进行抗病毒治疗前及抗病毒治疗中,应定期检查血常规。
4、判断是否存在再生障碍性贫血
乙肝病毒感染者如出现不明原因的全血象降低,应考虑是否存在再生障碍性贫血。
温馨提示:血常规指标是血液检查中最基础的一种检查,观察血常规检查中的数据,是医生很好的辅助治疗的手段,因此希望通过上述的介绍之后对大家了解血常规会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