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体检项目知识库 > 体检项目资讯 > 糖尿病检测数值多少 血糖测定时间多少?

糖尿病检测数值多少 血糖测定时间多少?

来源: 发布时间:2016-09-20 点击量:2444  体检项目资讯

导读:  糖尿病检测数值多少 血糖测定时间多少?糖尿病的典型症状为“三多一少”,但是,并非所有患者都是如此。有的患者以多饮多尿为主,有的以消瘦、乏力为主,有的以急性或慢性并发症为**症状,进一步检查才能确诊。

  糖尿病检测数值多少 血糖测定时间多少?糖尿病的典型症状为“三多一少”,但是,并非所有患者都是如此。有的患者以多饮多尿为主,有的以消瘦、乏力为主,有的以急性或慢性并发症为**症状,进一步检查才能确诊。那么糖尿病检测数值多少?

  1、尿蛋白

  尿蛋白(正常值为阴性)可用于糖尿病肾病的初步筛查。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则是目前临床应用的反映糖尿病病人肾脏病变的**指标(正常值为低 于20微克/分钟)。尿微量白蛋白达到20~200微克/分钟为早期肾病,超过200微克/分钟则为糖尿病的临床肾病。

  2、葡萄糖耐量

  正常人在一次食入大量葡萄糖后,通过体内的各种调节机制的调节,血糖浓度仅为暂时升高,两小时后恢复到正常水平,这是人体的“耐糖现象”。给受试者抽取空腹血标本后,口服75克葡萄糖,然后每隔一定的时间测定血糖含量并画出曲线,即为“糖耐量试验”。

  正常值:空腹血糖3.9~6.1毫摩尔/升,服糖第一小时后血糖6.7~9.4毫摩尔/升,第二小时后血糖≤7.8毫摩尔/升,第三小时后血糖恢复正常,各次尿糖均为阴性。患糖尿病时,空腹血糖高于正常值,服糖后2小时血糖≥11.1毫摩尔/升。

  3、糖化血红蛋白

  由于血糖受饮食、活动、药物的影响而波动,因此,测定一次血糖只能反映取血当时的血糖水平,不能反映采血前一段时间血糖情况的全貌。而糖化血红蛋白可以反映采血前2~3个月的平均血糖水平,正常值:4%~6%。

  4、尿糖

  正常情况下,尿液中只含有微量的葡萄糖,尿糖定性检查呈阴性。当血糖浓度增高到一定程度(≥160~180毫克/分升)时,肾小管不能将尿液中的葡萄糖全部吸收,尿糖增高呈阳性,临床用“+”号表示。一般情况下,尿糖可以反映出血糖的情况,但尿糖还受其他许多因素的影响,所以有时与血糖并不**一致。因此,尿糖结果仅供参考,而不能作为诊断的依据。

  5、血脂

  脂质代谢异常是糖尿病大血管病变(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通过检测血中胆固醇、三酸甘油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等多项指标可发现异常。

  6、血、尿酮体检查

  严重的糖尿病可使酮体在血中堆积,造成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如不能及时发现和救治,可危及患者生命。尿酮体检查是筛查试验,筛查阳性也可能是由不能进食、呕吐造成的,筛查阴性也可能发生了酮中毒,故**性较差。**的试验是测定血中的β-羟丁酸含量,超过0.5毫摩尔/升提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7、血糖

  临床上所说的血糖是指血液中的葡萄糖。空腹血糖(FPG)应在早晨6-8点抽血检测,正常值为3.9~6.1毫摩尔/升;空腹血糖≥7.0毫摩尔/升(或餐后2小时血糖≥11.1毫摩尔/升)为糖尿病;6.1~7毫摩尔/升为空腹血糖异常(IFG),餐后2小时血糖在7.8~11.1毫摩尔/升为糖耐量异常(IGT),空腹血糖异常和糖耐量异常是界于正常人和糖尿病病人之间的过渡阶段,应引起高度重视并及早干预。

  血糖测定时间多少?温馨提醒:测定血糖的时间应根据具体情况而定,可以一天测4次,也可以测7次,甚至8次。4次指的是早餐前、午餐前、晚餐前和晚上睡前,或者是空腹血糖和三餐后2h血糖;7次指的是三餐前后加睡前,必要时加测凌晨2:00~3:00的血糖。对于未用胰岛素的血糖相对稳定的患者,空腹和早餐后2h的血糖基本上可以代表全天的血糖。

  使用胰岛素治疗的1型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主要受外源性胰岛素控制,不同时间的血糖变化很大。空腹血糖不能代表全天血糖水平,因此,要进行多点血糖监测。可先测定凌晨4:00的血糖,在此基础上调整胰岛素用量。三餐前和睡前血糖控制均较为满意了,再加测餐后血糖,使全天血糖得到良好控制。如果患者白天血糖控制良好,而清晨有高血糖,则须测定夜间血糖,排除夜间高血糖(“黎明现象”)或夜间低血糖引起的高血糖(“苏木杰反应”),一般建议患者检测凌晨2:00左右的血糖。


相关文章

  • 热门体检中心
  • 福州周边城市
  • 城市入职体检
  • 全国体检热门城市
  • 福州区域体检
  • 福州医院等级体检
  • 热门体检套餐
  • 福州人群体检
  • 全国3000多家医院

    累积服务预约体检人次突破100万+

  • 院方指定授权

    医院官方授权预约合作方

  • 预约退改承诺

    体检预约改期、退款快速处理

  • 体检预约指导

    专家为您推荐体检套餐

  • 检后报告解读

    检后专家详细解读体检报告

Copyright 2012-2025 viptijian.com 版权所有:中康体检网(福州中康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ICP证:闽ICP备10017105号

声明:本站部分信息图片来源于互联网,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告知网站地图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闽B2-20160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