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体检指南 > 体检常识 > 秋冬这样喝粥,比吃补药还管用

秋冬这样喝粥,比吃补药还管用

来源:微体检 发布时间:2016-12-16 点击量:1594  体检常识

导读:  英国《每日邮报》最近刊登了一篇名为《为什么粥是超级食物》的文章,意在强调喝燕麦粥有助于降低血脂,可以减少心脏病的风险。

  英国《每日邮报》最近刊登了一篇名为《为什么粥是超级食物》的文章,意在强调喝燕麦粥有助于降低血脂,可以减少心脏病的风险。

  然而,喝粥的好处远远不止于此。老祖宗上千年的食粥历史证明,正确喝粥可以养生防病。今天,小编就为你解读粥里的健康奥秘,教你熬好一碗养生粥。

  粥疗记载已有千年

  “中国人喝粥的历史至少有2000年以上”,这在古籍中早有体现。《周书》中提到,自黄帝时期开始,人们就开始“烹谷为粥”,唐代白居易亦有“粥美尝新米”之诗,近代作家孙犁常年喝玉米粥,坦言“冬天在热炕上捧喝热粥,是人生一大享受。”

  除此之外,历史上喝粥助人长寿的例子也很常见,中医对粥的青睐,体现在很多防病治病的方剂中。

  医圣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记载道,粳米就是一味常用“药”。他通常会让患者在服药后再喝热粥,发汗以促进药力发挥,强调以“糜粥调养”,这对疾病预防和虚弱病人的保养有非常积极的作用。

  相对其他食物,粥的优势明显:制作过程简单、能滋补、易消化、养肠胃,且五谷肉菜皆可入粥,营养丰富。

  原料不同,疗效各有千秋

  粥的原料多种多样,专家指出,选择不同的煮粥原料,可以实现不同的食疗效果。

  1、大米粥大米粥对五脏的保养作用较为均衡,适合绝大部分人群,而糯米作为大米的一种,含有较多黏质,具有更好的补气作用。

  2、小米粥小米养心和胃,对胃有一定的养护作用,且有助于安眠。这对老人、病人、产妇来说,小米粥都是理想的滋补品。

  3、玉米粥研究证实,玉米中除了含有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和胡萝卜素外,还含有核黄素、钙、镁、硒及多种维生素,有助于预防心脏病、高血压、高脂血症。

  4、红薯粥红薯能养胃健脾,预防便秘。对于脾胃不好的人来说,适合加红薯煮粥。

  5、燕麦粥坚持喝燕麦粥,有助于降低“坏”胆固醇水平,防治高脂血症。哈佛大学研究证明,每天喝一小碗粗粮粥,如燕麦粥,可以延年益寿。

  专家提醒粥虽然是以五谷为主,但不能**于此,**配以豆、菜、肉等,既可以增加营养,还能增强保健效果。

  在五谷之外,加入红豆、红枣、莲子、桂圆,可增强养心、补血效果;加入黄豆、山药、山楂、白豆,利于健脾胃;绿豆、枸杞则能增强养肝、护肝功效。

  熬粥虽不难,但好粥不易

  在日常生活中,大多数人认为熬粥只是米加水,然后上火煮熟,事实上,要想熬出“好粥”需要不少讲究。

  1、挑选好的原料煮粥原料的好坏,对粥的质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粥谱》中认为,新米富有胶质,具有黏性,煮出来的粥色白,滑嫩起胶,芳香可口;而陈米因缺乏胶质,煮出来的粥不够“绵”,味道也不够纯正。

  2、搭配好的水质 煮粥宜选用活水,即长流水,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用自来水煮粥即可。如果有井水、泉水的地区,用这些活水煮粥会有更好的效果。

  3、洗米时动作轻柔谷类外层营养成分比里层多,豆粒外层含大量B族维生素和矿物质,因此,在淘洗时不宜太用力、长时间浸泡或用热水淘洗,也不要加碱,会破坏维生素。

  4、注意火候“煮粥以成糜为度,大候未到,气味不足,火候太过,气味遂减。”需要注意的是,煮粥应一气煮成,不能中途间断或加冷水,否则粥味不浓不香。

  三类适合秋冬季节的“养生粥”

  一、龙眼枸杞粥

  原料:龙眼肉10克,枸杞20克,莲子15粒,粳米100克

  做法:加水同煮,粥成后加冰糖适量食用

  功效:养血补肾

  二、橘皮粥

  原料:粳米100克,橘皮细末20克

  做法:粳米煮至将成时,加入橘皮细末,再煮10分钟即可

  功效:促进脾胃消化

  三、山药粥

  原料:粳米180克,山药30克

  做法:原料一同入锅,煮熟即可

  功效:强身健体,适合各种人群专家提醒喝粥一般以热粥为好,尤其是助发汗、促病愈时。粥虽然好,但只建议每日一餐,不宜过多。糖尿病人应尽量少喝,以防血糖升得太快。


相关文章

  • 热门体检中心
  • 福州周边城市
  • 城市入职体检
  • 全国体检热门城市
  • 福州区域体检
  • 福州医院等级体检
  • 热门体检套餐
  • 福州人群体检
  • 全国3000多家医院

    累积服务预约体检人次突破100万+

  • 院方指定授权

    医院官方授权预约合作方

  • 预约退改承诺

    体检预约改期、退款快速处理

  • 体检预约指导

    专家为您推荐体检套餐

  • 检后报告解读

    检后专家详细解读体检报告

Copyright 2012-2025 viptijian.com 版权所有:中康体检网(福州中康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ICP证:闽ICP备10017105号

声明:本站部分信息图片来源于互联网,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告知网站地图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闽B2-20160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