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大家的经济条件都比以前好了,对于健康也很关注。不过也有不少经济条件宽裕的年轻人,显然觉得体检越贵的越好,其实这种想法是不对的哦,对症下药按需体检才是最实惠的哟~
大家重视体检是一件好事情,但是也存在一个误区,觉得体检套餐越贵越好。其实,只要选择项目得当,小投入也能有大收益。在基本体检项目之外,**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一个个性化的体检套餐。
常规健康检查的频率
这个问题根据年龄、性别、职业、健康状况和家族病史等,因人而异。一般来说:
身体健康的年轻人
每 1~2 年进行一次常规体检。但体质较差,尤其是有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精神病和肿瘤等疾病家族史的人,建议每年检查一次。
➤中老年人
由于各方面机能的下滑,身体进入「多事之秋」,检查的间隔时间应缩短至半年左右。特别是 60 岁以上的老年人,间隔时间应在 3~4 个月左右。
➤与有毒有害物质密切接触工种的人员,还应定期专项检查,以便早期发现职业病。
体检项目
很多人面对繁多的体检项目,常不知作何选择
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和医生的专业建议
选择适合自己的套餐
▼
❶常规健康检查套餐
一般体格检查:内科、外科、妇科、耳鼻喉科、眼科、肝病科的专科检查;
功能检查:心电图、胸片、腹部超声检查(包括肝、胆、脾、肾和生殖系统等),可根据自身情况适当增加心脏彩超检查;
生化检验:血、尿、便常规及血糖、血脂、肝功能、肾功能、甲状腺功能和乙肝五项等化验检查。
除此之外,情绪抑郁、焦虑、烦躁的人还可加一项心理咨询。
❷中老年体检要懂得「加餐」
推荐中老年人,特别是 50 岁以上的中老年人除了常规体检,有针对性进行体检「加餐」。
➤心脏检查
对于暂无症状的冠心病、早期心肌梗塞等早期心血管的毛病,通过常规心电图很难被发现,致使中老年人常常忽视了这方面的问题。
建议:有心律失常、胸闷气短等症状的人,应到医院做心脏专科检查。
➤脑部检查
脑梗塞、脑溢血的发病年龄年轻化,但许多人在常规体检中并未选择做颅脑 CT 或磁共振。
建议:经常头晕、头痛、眼花或自觉一侧肢体无力的人,在条件许可时,可以做颅脑 CT 或磁共振检查,帮助早期排查疾病。
➤癌症筛查
有资料表明,35~50 岁年龄段的癌症病死率,已居该年龄组各种疾病死亡的第一位。
建议:50 岁以上的人,**每年做一次癌症筛查。近年来癌症的发生有年轻化的趋势,建议有家族史或相关危险因素的年轻人也要重视这类检查。
➤胃肠镜检查
胃肠镜检查可发现一些癌前病变,如胃溃疡、大肠息肉等。
建议:在 35~40 岁时可开始做第一次胃镜和肠镜检查,如无异常,以后可 3~5 年做一次;如果条件允许,检查间隔可更短一些,特别是有胃肠道肿瘤家族遗传史的人群,更应引起重视。
➤骨密度检查
骨内钙质一般从 30 多岁就开始流失,骨质疏松在初期的症状并不明显。
建议:40 岁以后,腰部、骨盆、背部、膝关节等部位如持续性疼痛,就需要检查骨密度,提早防治骨质疏松。
➤餐后血糖检查
一些人以为空腹血糖正常就万事大吉了。然而,如果餐后 2 小时血糖值高于正常值,即使未达到糖尿病诊断标准,也属于葡萄糖耐量减低,大血管病变此时警钟已响起。
建议:40 岁以上、有糖尿病家族史、肥胖、有高血压的人,除了查空腹血糖外,还应作餐后血糖检测。
➤乳腺检查
乳房自检以及乳腺癌的筛查,很可能会帮助女性朋友尽早发现病患,提高预后质量。
建议:40 岁以上的女性每年查 1 次乳腺钼靶。有乳腺癌家族史的女性,更建议应每年查 1 次乳腺磁共振。
➤前列腺检查
人到中年,前列腺开始衰退,结缔组织增生,需要引起注意。
建议:进行体检时增加前列腺超声检查,以便及早发现异常。
➤眼底检查
不少疾病可通过眼底检查而得以及时发现。比如,观察视网膜动脉是否硬化,可知全身动脉硬化甚至脑动脉硬化的程度。
建议:45 岁以上,应每年检查眼底一次。对近期发生视物模糊并伴有头痛者,更需此项检查。
➤口腔检查
俗话说「牙疼不是病,疼起来真要命」。如果刷牙时流血、口臭、牙齿松动、吃过凉或过热的食物会敏感和酸痛等,都说明可能有牙周病。
建议:有以上症状时就应该找口腔医生检查和治疗,**定期进行口腔检查,每半年一次。
更多体检知识,敬请关注中康体检网( www.viptijian.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