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癌**”就是卵巢癌,卵巢癌为什么有资格被称为“妇癌**”呢?
因为约70%卵巢癌确诊时已是晚期,约70%的患者生存期不超过5年,治愈以后约有70%的患者会**。
每年我国约有52100例女性被确诊为卵巢癌,约22500例女性死于卵巢癌,死亡率接近50%,居妇科恶性肿瘤死亡率之首。
卵巢癌很可怕
江苏有位41岁的王女士,2015年体检的时候,在卵巢上发现了一个囊肿,医生当时说不用管。2018年1月份,王女士开始出现不舒服的症状,在小医院被确诊为附件炎治疗了几个月。
2018年4月份,王女士更不舒服了,去内科做了个CT,结果,被确诊为卵巢癌晚期,已经出现了盆腔外腹膜和局部淋巴结转移。从确诊到2019年11月份,短短一年多时间,王女士不断出院入院,不断化疗,不断**,全国各地看完西医看中医,一种药没效果了就吃另一种,癌细胞还是迅速扩散到了肝脏,还扩散到了脑袋里,医药费像流水一样花出去,身体还是到处都痛,多活一个星期都不容易。
医生说,王女士要是能早4个月查出卵巢癌,可能只是|期,5年生存期能达95%以上,10年生存期能达60%以上。
同样是患上卵巢癌,杨女士可能比王女士“幸运”得多。
48岁的杨女士,在3年前的单位体检中查出了一个3厘米的卵巢囊肿,杨女士以为这个小小的囊肿会随着绝经慢慢消失,再加上每年的定期体检都正常,囊肿没长大,杨女士更是**放下了心。
今年,心血来潮的王女士突然想看看这个囊肿有没有变小,就去大医院再体检了一下,结果吓她一跳,她被查出了卵巢癌,所幸发现得早,还没有扩散转移。
杨女士在实施了卵巢恶性肿瘤**术,切除了双侧卵巢、子宫、盆腔淋巴之后,保住了命,预后良好。
卵巢癌很难发现,70%以上发现就是晚期。
有网友说,她母亲每年体检,上一年一切都好,结果一年时间就恶化到了四期(卵巢癌晚期)。
卵巢癌早期没有任何症状,只有肿瘤增大或发生合并症时,才会出现腹水、消瘦、乏力等症状,凶险异常。
关于卵巢癌
卵巢癌的病因有哪些?
卵巢癌的病因目前还不明确,不过以下因素会增加患上卵巢癌的可能:
1)初潮早绝经晚:妇女一生中的排卵周期越多,发生卵巢癌的危险性就越大;
2)未婚、未育、不哺乳:第一次妊娠的保护作用较强,据说能降低40%的患卵巢癌的危险性;
3)家族史:卵巢癌可能具有家族聚集倾向,可能会遗传;
4)滑石粉和石棉:一名女性就曾状告强生婴儿爽身粉中的滑石粉导致其罹患卵巢癌,强生公司赔了她4.17亿美元;
5)苯类化学物质:油漆中有很多苯类化学物质,从事油漆职业的妇女,发生卵巢癌的危险性比一般人高;
6)精神刺激:精神因素如性格急躁、精神长期压抑或受到强烈刺激的女性,发病风险会增加。
卵巢囊肿会变成卵巢癌吗?
卵巢囊肿不是独立的病,而是以卵巢增大为主要表现的一系列卵巢病变,卵巢囊肿包括卵巢的生理性囊肿和病理性囊肿。
生理性囊肿主要有黄体囊肿、卵泡囊肿和黄素囊肿,癌变几率非常非常小,有的还会自己萎缩消失。
病理性囊肿分为肿瘤性和非肿瘤性:
肿瘤性囊肿有浆液性囊腺瘤和粘液性囊腺瘤,其中可能约有10%是卵巢癌;
非肿瘤性囊肿中最常见的是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又称巧克力囊肿)。
需要注意的是,青春期前和绝经后的卵巢囊肿,是有可能发展成卵巢癌的,良性和恶性之比约为3:4。
上面的两个真实案例,都是属于更年期卵巢囊肿变成卵巢癌的案例。
如果发现了卵巢囊肿,年轻的育龄期女性,要及时去大医院详细检查并确定卵巢囊肿的性质,再决定要定期复查还是要及时治疗动手术。
年纪比较大的女性,要立刻去医院检查确认是生理性囊肿还是病理性囊肿,如果是病理性囊肿,**尽快处理掉。
筛查卵巢癌要做哪些检查?
目前,卵巢癌还缺乏十分有效的筛查手段,但高危人群定期做妇科检查还是很有必要的。
高危人群应该每年做一次超声检查,必要时得做CT检查,出现不适症状或进入围绝经期女性(从45岁左右开始至停经后12个月内的时期),可做CA125+HE4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查。
CA125对卵巢癌诊断的灵敏度达80%,在卵巢癌治疗反应评价、预后评估及**监测领域有较高应用价值。
HE4很少在良性妇科疾病中有显著升高,故能更好的区分良恶性。
生活中应该如何预防卵巢癌?
为了防卵巢癌,除了每年定期做超声检查和肿瘤标志物检查,日常生活中还需要做到这些事: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早睡早起饮食清淡,戒烟戒酒戒烧烤煎炸、加强锻炼增强体质,学会健康宣泄自己的压力。

卵巢癌是妇科第一肿瘤,恶化很快,不易发现且很难治愈,就算治愈了也容易**转移,死于卵巢癌的女性约等于死于子宫颈癌和子宫体癌的女性的总和。
一定要每年做一做妇科超声检查和肿瘤标志物检查,切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