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被称为“粉红杀手”,是女性中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乳腺癌的发病率不断上升,老年患者的数量也在逐年增加。早期筛查对于及时发现乳腺癌、及时治疗以及获得良好预后至关重要。
今天,我们将探讨乳腺癌的高危因素、如何进行乳房健康自检,以及如何进行乳腺癌的早期筛查。
一组数据揭示乳腺癌的严重性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2020年发布的数据,乳腺癌新增病例达到226万,超过了肺癌的220万,成为全球最常见的癌症类型。2020年全球癌症死亡病例为996万例,其中68万人因乳腺癌去世。在中国,2020年新发癌症病例为457万例,其中女性新发癌症病例为209万,乳腺癌占41万多,占19.9%。这意味着每五位患癌症的女性中,就有一位是乳腺癌患者。
关注乳腺癌的高危因素
生殖因素:未进行母乳喂养或母乳喂养周期短,初潮年龄早、绝经年龄晚,以及未生育的女性都是乳腺癌的危险因素。
遗传因素:一级亲属中有乳腺癌病史者,发病风险是普通人群的2-3倍。一些基因突变也会增加乳腺癌的患病风险。
环境因素:长期接触环境中的外源性雌激素物质可能增加乳腺癌的风险。心理因素、乳腺疾病史、人口老龄化等其他因素也可能增加乳腺癌的发病风险。
饮食及生活方式因素:饮食结构的改变导致肥胖率增加,肥胖与乳腺癌的发病风险呈正相关。饮酒和吸烟也是乳腺癌的相关危险因素。
警惕乳腺癌的先兆症状
乳房肿块:这是乳腺癌早期最常见的症状,肿块常位于乳腺的外上限,多为单侧单发,质地硬,边缘不规则,表面不光滑,不易推动。
乳头、乳晕异常:肿块侵犯乳头或乳晕下区时,可能使乳头凹陷、偏向或缩入乳晕后方。特殊类型的乳腺癌,如乳头湿疹样癌,可能表现为乳头、乳晕及其周围皮肤的瘙痒和湿疹样外观。
乳头溢液:部分乳腺癌患者在非生理状态下(如妊娠和哺乳期)可能出现单侧乳头溢液,液体性质多为血性、浆液性或水样。
乳房皮肤异常:肿块侵犯腺体与皮肤之间的韧带时,可能形成“酒窝征”。癌细胞阻塞淋巴管时,可能造成淋巴水肿,乳腺皮肤呈“橘皮征”。癌细胞浸润皮内生长时,可能在主病灶周围形成“皮肤卫星结节”。
改变生活方式,远离乳腺癌
世界卫生组织建议通过调整生活方式和重视疾病筛查,可以减少乳腺癌的患病风险。日常生活中应戒烟戒酒,保持良好情绪,健康饮食,控制体重,坚持运动。激素治疗时尽量使用最低有效剂量。定期进行乳房自我检查,实时了解乳房动态变化,如果发现异常,应及时就诊。
乳腺癌的筛查建议
40岁之前:可以通过B超进行乳腺肿瘤的筛查。
40岁以后:尤其是乳腺组织致密的人,应定期进行乳腺钼靶检查和B超检查,必要时可结合核磁共振技术详细排查。
早期发现乳腺癌是降低死亡率的关键,定期体检对于早期发现乳腺癌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