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肠 是肛门以内的一段消化道,长度大约为12至15厘米。尽管它相对较短,但直肠癌是胃肠道中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仅次于胃癌和食管癌。
早期发现与治疗 是治愈直肠癌的关键。然而,如果未能及时诊断和治疗,直肠癌可能会危及生命。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高蛋白、高脂肪食品的摄入增加,结直肠癌的发病率也在逐步上升。
直肠癌的五大早期症状 包括:
1.便血:这是最常见的症状,但常被误认为是痔疮,从而延误治疗。
2.大便习惯改变:包括大便时间、次数的改变,便秘或腹泻,尤其是便秘与腹泻交替出现。
3.大便形状异常:肿瘤压迫粪便,导致排出的大便变细或呈扁形,有时还带有血痕。
4.腹痛、肛痛:常见左下腹间歇性隐痛,晚期可能转为持续性疼痛。
5.体重骤降:无明显原因的体重大幅下降,应警惕肠癌的可能。
专家建议:当出现排便规律改变、贫血、便血、消瘦及腹部肿块等情况时,应及时到医院进行诊断。
筛查方法:肛门指检和肠镜检查是发现结直肠癌的有效手段。
高危人群:根据上海市抗癌协会和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的推荐,以下人群应定期进行肠镜检查:
1.45岁以上无症状人群。
2.40岁以上有两周肛肠症状的人群。
3.长期患有溃疡性结肠炎的患者。
4.大肠癌手术后的人群。
5.大肠腺瘤治疗后的人群。
6.有大肠癌家族史的直系亲属。
7.诊断为遗传性大肠癌患者的直系亲属,年龄超过20岁。